吉林省质量管理协会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

发表时间:2019-12-05 16:2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以员工为主体的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以提高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员工整体素质,中国质量协会依据国经贸〔1997〕147号印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为了规范该项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减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活动是企事业的自觉行为,是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第三条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每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内容之一。中国质协、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和中国科协每年年初联合会签发文《关于召开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的通知》,明确活动主题、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以及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卓越领导者、优秀推进者推荐条件和名额。

第四条   质量管理小组等级可分为四级,即全国优秀QC小组;省/行业级优秀QC小组;省/行业厅局优秀QC小组;公司级优秀QC小组。

第五条   各行业及地方质协每年可与工会、妇联、科协等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会,以达到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QC小组成果发表层次可分为基层发表(车间、企业);省、市、区和行业发表;全国发表(全国代表大会)。根据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2004年修订版),授予相应的等级称号,并择优推荐到上一级别优秀QC小组。

第六条   全国优秀QC小组推荐本着企业自愿申报和优中选优的原则,在各省、市和行业质协选拔、推荐的基础上,审核后确定,每年一次。

第二章   申请条件

第七条   组织的QC小组可自愿向主管部门提出当年度优秀QC小组申请。

第八条   开展QC小组活动要根据本岗位、本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依据质量管理基本理论,按照QC小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开展活动,解决课题,完成小组活动目标。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围绕企业方针、目标及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有普遍推广意义。

2. 注重全员参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并有创新,注重工具方法的应用。

3. 坚持学习、实践并传播QC小组活动知识、经验和有关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

4. 重视小组现场活动记录和凭证。

5. 注重小组成果的交流、分享与转化。

第三章   推荐程序

第九条   全国优秀QC小组的推荐工作由各地区、各行业质协和有关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依据当年相关文件要求,择优推荐以现场工人为主体、具有“小、实、活、新”特点的质量管理小组。

第十条   被推荐的QC小组按照填报要求,填写《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申报表》,并附QC小组成果材料,由所在地区、行业质协和各有关单位统一推荐。

第十一条   各地区、行业质协和各有关单位对申报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材料进行确认,填写推荐意见,加盖公章,报送中国质量协会。

第十二条   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的日常工作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对各地区、行业质协和有关单位推荐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核意见。

第四章   激   励

第十三条   经审定批准的QC小组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联合授予本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第十四条   组织可根据国经贸〔1997〕147号文关于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的奖励等级分别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获“全国优秀QC小组” 荣誉称号的小组可给予5000—10000元的物质奖励,获“省/行业级优秀QC小组”荣誉称号的小组可给予3000-5000元的物质奖励, 获“省/行业厅局优秀QC小组”荣誉称号的小组可给予1000-3000元的物质奖励, 获“公司级级优秀QC小组”荣誉称号的小组可给予1000元的物质奖励。

第十五条   组织对各级别质量管理小组的相关人员应给予优先参加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

第五章   监   督

第十六条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做到规范化,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五条   各地方、行业质协和有关单位应积极支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加强对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为指导性文件,各级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质量协会和组织可参照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中国质量协会。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评 审

项 目

评 审 内 容

配分

得分

1

(1) 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

(4)现状已为制订目标提供了依据;

(5)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有一定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8~15分


2

(1) 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2) 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 主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 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

(5)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


3

对策与

实施

(1) 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订对策;

(2) 对策应按5W1H的原则制订,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

(3) 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交待;

(4) 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5)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4

(1) 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订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

(2) 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 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 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 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

(6)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5

(1) 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 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读。

5~10分


6

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性。

8~15分


总体评价


总得分


     

评委                                                            




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评审项目

评 审 内 容

配 分

得分

1

选 题

(1)题目选定是否有创新的含义;

(2)选题的理由、必要性要具体充分;

(3)目标要具挑战性,并要有量化的目标和分析。

13~20分


2

提出方案确定最佳      方案

(1) 应充分、广泛地提出方案;

(2) 确定最佳方案要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作模拟试验;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30分


3

对策

与实施

(1)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

(2)按对策表逐条实施,每条对策实施后的结果都有交代;

(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4

效 果

(1) 确认效果并与目标比较;

(2) 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注意了活动过程及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成果已发挥作用并纳入有关标准及管理规范。

8~15分


5

发 表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发表资料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通俗易懂,

   不用专业性较强的词句和内容;

(3)发表时要从容大方,有礼貌地讲成果;

(4)回答问题时诚恳、简要、不强辩。

6~10分


6

特 点

(1) 课题具体务实;

(2)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

0~5分




                   评委                                         




f fhg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860号
电话(传真):0431-82774428
邮箱:jlszlxh@163.com